学会名称意义
净者,清净无垢也,荟者,文艺荟萃也。
净荟,乃以文化艺术弘扬正信佛教净土。
净土是清净的地方,净有众生的清净和世界的清净两方面。
《阿含经》:「心清净故,众生清净。」
《维摩经》:「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宗旨
「净荟」以艺术为助缘,依照佛教净土的正信义理,引领大众,通过闻思修的学习,培养正知正见,成就福慧,普利有情。
纯净目标
- 以艺术说法,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净化心灵的修行道场。文艺形式丰富和多样化的魅力,能亲切、直接和活泼地引领大衆趣向佛法的正知正见。
- 以修持为本,开启戒定慧叁学,让修行者契理契机,轻安自在,排解烦恼。
- 以净土利生,清净莊严的净土世界,为众生展现理想之修行境地,依止佛菩萨大智大悲的精神,自利利他,服务社会。
净荟背景
佛土之多,超乎想像。经典上说有一位法藏比丘摄二十一倶胝莊严殊胜佛土(约合二百十一亿),然後化成一个设计超越的极乐净土,为普遍希望提升生命质素和层次的大众,提供一个巧妙、完美、优胜的处所,使大家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身、心、善性、觉性均得以提升,从而悟达生命的最真实境界。
在净土之中,用以提升生命的元素十分多元化,这些元素包括有净土的环境设计、楼阁结构、花草水池、树木雀鸟、衣著饮食、用具器皿、乐器妙音等,而这些元素中,无不蕴含著极具欣赏的艺术层面和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内涵,而每一个元素之间,均存在著一个基本的共通点,就是在於能令人身心适悦而不贪著的同时,最终能令生命获得不可思议的提升。
我们是「佛教法相学会」成立的《佛经选要》读书会中「净土组」之成员,有幸获得导师陈雁姿博士的邀请,由组长艺术家吴炫桦女仕为主导,配合教育界人士黄广昌老师,以及几位佛学班讲师组员,共同以艺术及教育性质为媒介,设计一个有穏定持续性、富时代艺术文化气息、含高质素师资、及具教育发展意义的多元化净土弘扬发展计划,以本地及各国艺术文化交流及讲座为辅助途径,实行以身心适悦的多种净土元素,举办各项展览、学界交流、讲座教班、及实用工作坊等,藉由联繫艺术界与教育界的动力,加上弘扬净土的广大愿力,发挥无限的可能性,以此达到净化人心及净土弘扬的目标。
由於净土元素均有适悦人意的特质,而人的心意亦可谓是多元而变化的,因此净土的各种元素亦应随著人的心意变化而添上姿彩,在不同的阶段,展现出一个以新世代共同的触觉来配合适悦人意和提升身心发展的面貌。我们深信净土的面貌,并非单纯停留在一个时代或一个单一文化的意识形态上,而是随著众人的共识运转成众多新颖、明丽而富现代色彩的境相。唯一不变的是其义理本身,因此在义理保持纯一的大原则下,所展现的面貎应是灵动、活泼和多姿的,而这也是一切法唯心所现的一种共识的表现,亦正好给我们的弘法理念和计划带来开展和持续性发展的多元空间,亦能配合成各方面实务的运作。有关这个持续性计划的具体发展方向(重点简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