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薈」之成員

會長: 吳炫樺女仕

吳炫樺女仕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並獲文學學士學位。曾獲多個藝術獎項,包括奧林匹克藝術比賽獲平面作品第一名、第二十八屇世界遺產大會國際書畫大賽銀獎、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視覺藝術發展獎助,以及在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獎。

她曾在香港舉辦四次個人畫展,並出版畫集及石版畫原作書。在2001至2003年期間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美孚車站設計壁畫。其作品被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駐三藩市、華盛頓、日內瓦及布魯塞爾經濟貿易局、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美國航空公司,香港藝穗會,白馬寺釋源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神州博物館等機構及海內外私人收藏家收藏。

吳女仕於2005年皈依暢懷法師,2005至2009年在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就讀漢文佛典課程,畢業後在香港法相學會學習禪修,每天習定,2013年至2019年在香港真言宗居土林開辦講座,以《佛經選要》淨土篇為研究主題,亦於佛教法相學會主講「淨土經論選講」系列講座。2016年在香港大會堂演奏廳講解「淨土.緣」講座,2017年在香港大會堂展覽廳舉辦「淨薈美術展覽 2017 一 不思議界」,以繪畫和動畫片展現莊嚴美妙的淨土和清靜修行的佛寺境界。

2019年在法國昂熱具五百多年歷史的古堡佩尼堂館和多納迪沙龍舉辦佛教藝術講座、畫展和禪修系列「心靈驛站 - 法國文化藝術之旅」;籌辦在香港大會堂劇院一連九場的 「淨土·緣」藝術弘法系列,集佛法、音樂和繪畫三者給合的表演活動。

2002年在香港大會堂統籌「藝萃」作品展,並把售畫收益透過「苗圃行動」在雲南建立學校。2008至現在,持續每年帶領學生參與由「半島青年商會」主辦的利事封義賣設計畫作,為貴州助學。2017年香港佛教聯合會精選吳女仕的六件作品在香港佛教醫院長期展現,2017-2019她在瑪麗醫院癌症中心籌辦「藝術美的清心禪悅」系列,讓院友用藝術和禪修得以舒緩身心。

副主席: 黎國權先生

黎國權先生,現為退休人士。畢業於英國布萊頓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學士學位,並修讀志蓮夜書院的佛學班多年。

1993年皈依暢懷法師,1994年開始為「志蓮淨苑」當倉務義工直至現在。2013年經陳雁姿教授的鼓勵,為「佛教法相學會」宣講《無量壽經》,並於2014年成為《佛經選要》讀書會「淨土組」組員。

創會委員: 黃笑鳳女仕

黃彥鳳女士,澳洲心理輔導學碩士、美國心理學學士、及人力資源管理學學士,是美國心理學協會、意大利ITARD學會、及香港輔導及心理學會之會員,亦是國家認可之繪畫心理分析師。黃女士曾為香港崇真會救恩堂之輔導老師,現時擔任多間中學之合約輔導老師。

黃女士於2005年皈依眾長老法師,期後就讀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之四年制漢文佛典課程,以及香港佛法中心佛學碩課程之上座部阿毗達磨論。

黃女士是淨薈創會委員之一,並於2018年創辦「基礎佛學聞、思、修班」及擔任講師之一。

黃女士先後於香港佛教真言宗居士林及理工大學講授由「佛教法相學會」主辦之《佛經選要》講座,主講「唯識之三能變識」及連續主講《解深密經》之「勝義諦相品」;曾於第一屆慈宗青年文化節,聯合主講「瑜伽菩薩戒略攝頌」,及曾為法藏寺圖書館佛學班講學;並連續多屆於三輪佛學社任教「佛學星期班」;2020年為彌勒佛學社於香港大會堂開講佛學講座。

著作方面,黃女士由2016年開始擔任佛門網「法相津塗」專欄作者之一,並於2019年與眾法師及導師聯合撰寫由佛教法相學會出版之「瑜伽菩薩戒本及略攝頌講記」。

林國才先生

青年時期開始接觸佛法。一九八零年代在能仁哲學研究所隨羅時憲、梁瑞明、王韶生和劉楚華多位教授學習。其後於佛教青年協會、明珠佛學社、律儀淨苑和志蓮淨苑等處參加佛學班。2008年在𣈱懷長老座下皈依三寳,受五戒。2014年起全職服務於佛門網。

早年任職不同新聞機構,歷任香港及外派亞洲多國記者、編輯及探訪主任。其後供職於慈善及公共機構,主管資源發展、傳訊及法規事務,亦曾於香港中文大學和理工大學兼任講師,任教新聞和傳播課程。

學歷: 香港大學文學士、法律碩士。

創會成員: 陳其斌先生

陳其斌先生是淨薈創會委員,資深佛教徒。


秘書: 張鏸之小姐

本地藝術家,自少跟名師習畫,熱愛藝術。

2003年畢業於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及八方藝術學校並獲藝術設計文憑,2005年入選意大利《第三屆國際藏書票展》。曾參與多個本地藝術作品展覽,與大型商場合作美術活動。接受過的創作訪問有: 廣州南方電視台、無線電視兒童台、文匯報、MEN’S UNO、A.M.POST。亦曾到訪世界各地作藝術交流,其藝術作品亦被私人收藏。

現為吳氏藝院導師,任教十三年以來致力於推廣地區的兒童及青少年美育發展,以及從事藝術創作。

2008年皈依衍空法師,是一名佛教徒。

顧問老師

陳雁姿老師

學歷

  • 香港大學哲學博士
  • 香港新亞研究所文學博士
  • 香港新亞研究所文學碩士
  • 香港科技大學哲學碩士
  • 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與國際貿易文憑
  • 香港理工學院管理學文憑

著作

  • 《陳那觀所緣緣論之研究》
  • 《敦煌盛唐彩塑再現》
  • 發表二十多篇佛學論文
  • 編寫佛教崑劇《未生怨》、《解怨記》、《無怨道》
    並在中、港、台巡迴演出。
  • 學術專業為唯識學、般若學及因明學。兼教華嚴、
    禪宗、戒律及禪修理論。

職位

  • 佛教法相學會主席
  • 法相學會弘法資源有限公司董事
  • 志蓮淨苑文化部研究員
  • 香港大學客席助理教授
  • 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佛學專家
  • 泰國國際佛教大學碩士班客席講師
  • 並於眾多佛學會擔任佛學課程講師

李葛夫老師

香港新亞研究所文學博士、香港新亞研究所文學碩士

現任志蓮淨苑文化部研究員(主任)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兼任講師、泰國國際佛教大學碩士班客席導師。

歷任香港能仁書院助理教授、香港大學持續進修學院兼任講師、香港律政署佛教專家證人、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佛學科出卷員、佛教法相學會永久董事。

研究專長

天台宗、華嚴宗、淨土思想、中國佛教思想、佛教叢林精神、佛教建築及園林藝術。

著作

  • 〈月稱《入中論》辯破唯識無境之研究〉
  • 〈從《大乘起信論》随染本覺二相探析佛教叢林之顯密圓融精神〉
  • 〈北朝彌勒淨土信仰之探究〉
  • 〈佛教叢林楞嚴法會之探析〉
  • 〈南蓮園池圓滿閣的佛教精神〉
  • 〈南蓮園池圓滿閣的佛教精神〉
  • 〈從南蓮園池榕林談天台宗融攝中印佛教〉
  • 〈南蓮園池明心燈與大善地法〉
  • 〈盆景藝術與華嚴、分形及全息理論初探〉
  • 〈從香港唐宋文化氛圍看志蓮淨苑的創建〉
  • 《佛學小常識(明覺叢書)》
  • 〈高僧化雨(天台、淨土), 《明覺特刊》連載〉
陳劍鍠教授

陳劍鍠教授

學歷

  • 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
  •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

職位

  •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 國立屏東大學中文系教授
  • 澳洲南天大學校務顧問
  • 佛光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
  • 《人間佛教研究》主編
  • 《新加坡佛學研究學刊》顧問委員
  • 《文與哲》編輯委員
  • 佛光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著作

  • 《禪淨何爭?——聖嚴法師的禪淨思想與體證》
    (法鼓2017)
  • 《禪淨修持與靜坐體認》
    (新文豐2017)
  • 《無上方便與現行法樂:彌陀淨土與人間淨土的周邊關係》
    (香海文化2015)
  • 《走過妙雲蘭若五十年:慧理、常光「妙雲弘法記」》
    (合著,常春樹書坊2015)
  • 《佛學經典100句:淨土三部經》
    (簡體版,人民東方2014)
  • 《佛教經典100句:淨土三部經》
    (商周出版2010,2014)
  • 《行腳走過淨土法門: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
    (商周出版2009)
  • 《淨土或問.導讀》
    (東大圖書2004)
  • 《圓通證道:印光的淨土啟化》
    (東大圖書2002)
  • 以及學術論文60餘篇。

歐陽寶都老師

  • 1962年
    蒙李耀開大阿闍梨灌頂
  • 1969年
    加入香港佛教真言宗居士林為林友,並追隨周塵覺及陳偉舒兩阿闍梨學習真言宗教法。
  • 1977年
    隨葉文意老師及羅時憲教授學習般若唯識。現任居士林董事負責傳授真言宗儀軌。
  • 2003年
    加入及獲選為世界佛教友誼會港澳分區總會委員,並於
    • 2005年獲委任為幼兒學校校董,協助校務管理工作
    • 2013年獲選為副會長
    • 2015年獲推選並擔任會長及獲委任為幼兒學校校監。

凌浩雲老師

凌浩雲教授 (Howard) 現任社聯首席顧問及浸會大學專業應用教授。Howard 投身社會企業之前,曾於多間跨國企業任職,如雀巢牛奶公司、路易· 威登集團、豪雅手錶,擁有豐富的本地及國際營商經驗。Howard 於 2008 年開展社會創投事業,他先後開辦多間社會企業並協助多家社會福利機構成立社企 達 50 多間,幫助過百名殘疾人士就業,包括視障、聽障、智障、肢體殘障及自閉症人士等。凌浩雲 先生積極參與公共及社會服務,尤其在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方面,他於 2017 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頒 授榮譽勳章及獲香港紅十字會頒授香港人道年獎。他畢業於美國芝加哥伊利諾大學理工學院,其後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完成歐洲企管學院社會企業創新課程。

蔡志松老師

蔡志松老師

中國雕塑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跨界當代藝術與時尚文化的先行者。

199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之后於該系任教。現為職業藝術家,工作、生活於北京。

從業以來曾獲獎幾十次,其中包括:崗鬆家族基金獎、法國巴黎秋季沙龍最高獎“泰勒大獎”、第十屆全國美展銅獎、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獎、洛克菲勒中國杰出青年藝術家大獎、2014年度影響力·特別藝術家獎;2011年應邀參加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曾獲評2012年度藝術權力人物、2012法國 《Art Actuel》評選的“全球100名藝術領袖”、2013年度中國風度人物、2013年度全球華人時尚領袖。

作品曾三次創造中國國內雕塑家在國際市場上的最高拍賣記錄,並被國內外許多知名博物館、美術館及藝術機構收藏,其中包括:洛克菲勒藝術基金會、泰勒基金會、美國紐瓦克美術館、德國雷根斯堡博物館、希臘美術館、印尼國家博物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德意志銀行、比利時駐華大使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

淨薈架構

我們是《佛經選要》的「淨土組」之成員,有幸獲得導師陳雁姿博士的邀請,由組長藝術家吳炫樺女仕為主導,配合教育界人士黃廣昌老師,以及幾位佛學班講師組員,共同以藝術及教育性質為媒介,設計一個有穏定持續性、富時代藝術文化氣息、含高質素師資、及具教育發展意義的多元化淨土弘揚發展計劃,以本地及各國藝術文化交流及講座為輔助途徑,實行以身心適悅的多種淨土元素,舉辦各項展覽、學界交流、講座教班、及實用工作坊等,藉由聯繫藝術界與教育界的動力,加上弘揚淨土的廣大願力,發揮無限的可能性,以此達到淨化人心及淨土弘揚的目標。